通识教育学院作为从事基础教学的二级学院,下设语数英教研室、体音美教研室、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
一、语数英教研室
语文组教师承担着全院各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根据学院各专业要求调整教学结构和方向,配合各项专业技能,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社会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结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实现通才教育,主讲的课程有《大学语文》等课程。语文教学组坚持教学目标服务于专业培养的原则,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突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数学组教师承担着全校各专业数学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数学教学组面向全院工科类专业开设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多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围绕专业需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立足服务于专业的需求,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恰到好处的数学支撑,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和意志,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等数学是我院电器系、信息工程系、汽修系、财经系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不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对完善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
英语组教师本着“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英语教学一是为达到实用交际性目的的手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二是作为一种人文启蒙课程,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必要的、实用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公共英语》是一门涉及全学院、为各专业服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
自教研室成立以来,教研室全体教师发扬“真诚,理解,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集体奋斗努力,精心钻研教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爱岗敬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全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体音美教研室
体音美教研室担负着全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着运动队训练任务、策划和组织全院性的各种体育竞赛、组队参加省市各级体育赛事,负责全院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辅导和课余运动训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工作任务。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为重点,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与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体音美教研室负责一、二年级所有班级的体育课教学,以及结合各年级专业开设专项体育公选课,负责省大运会选手的选拔与训练、学校学生运动会的组织与实施、全校各年级的体能测试、以及协助学校工会举办各类体育类活动等。在市级职工运动会荣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10余次;在省大运会武术比赛中荣获第七名。
目前,体育课程开设有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羽毛球、体育保健课、体操等,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
现有运动场地总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中田径场1个(含标准7人制足球场),篮球场8块,排球场2块,羽毛球场地14块,乒乓球台36个。我部还配有先进的体能测试仪器,满足了正常体育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科研及体质标准测试等工作的需要。
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承担着全院各专业学生的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劳动教育等公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负责学生的职业发展与生涯咨询工作。
目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大学生劳动教育》四门课程,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线下课程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培养和凝聚了一支学校就业指导骨干教师队伍。截止目前,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5人,中级职称3人,硕士学历3人,1人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教研室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既是授课型的理论教学教师,又是生涯咨询实践的生涯规划师。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将教学和就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规划类课程和实践,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与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为我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提供助力。